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新闻 > 正文

“盯上”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后谈判终止 刘强东重仓欧洲之路再添不确定性

摘要: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 文章来源:科创板日报 京东在欧洲又有了新动...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  文章来源:科创板日报

  京东在欧洲又有了新动向。

  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森宝利(J Sainsbury plc)周六在其官网发布公告,确认正在就出售子公司Argos Retail Group Limited(“Argos”)的潜在事宜与京东集团进行洽谈。

  森宝利表示,与京东的交易将加速Argos的转型,京东将带来“世界一流的零售、技术和物流专业知识”,并投资推动Argos的增长并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。森宝利还强调,目前尚未与京东达成任何协议,并且尚不确定交易是否会继续进行。

  但仅仅一天之后,森宝利再次在官网发布公告,称京东提出的一系列经过重大修改的条款和承诺不符合 Sainsbury股东、员工及更广泛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利益,因此 Sainsbury‘s 决定终止与京东的谈判。

  针对此事,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向京东方面发去采访需求,截至发稿,暂未收到回应。

  京东重仓欧洲

  据悉,Argos是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,拥有英国访问量第三大的零售网站和超过1100个提货点。

  实际上,在与Argos洽谈收购之前,京东已在欧洲市场布局方面迈出关键一步,将目光锁定德国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。早在2023年,京东就曾尝试收购Ceconomy,可惜当时双方未能达成协议。今年 7 月下旬,市场再度传出 “京东收购Ceconomy” 的消息,Ceconomy随后发布声明,确认正在进行深入谈判,但尚未签署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,且不确定是否会提出收购要约。到了7月31日,京东集团正式宣布已与Ceconomy签署投资协议,该交易预计于 2026 年上半年完成。

  9月1日,京东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,其全资间接附属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向Ceconomy所有股东发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,以每股4.60欧元的现金对价,收购Ceconomy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。收购要约接受期从2025年9月1日开始,至2025年11月10日下午六时(纽约时间)止,特定情况下可延长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这笔交易对Ceconomy估值22亿欧元,折合人民币约185亿元,若收购完成,将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的新纪录。收购要约完成后,Ceconomy创始股东Convergenta持股比例将从29%降至25.35%,京东将获得近30%的股份。

  此外,在业务拓展方面,京东旗下跨境平台Joybuy正式登陆法国,并计划短期内进入德国市场。这是继今年4月在英国伦敦试运营后,京东在欧洲市场的又一关键布局。Joybuy定位为“京东在欧洲的全品类线上零售品牌”,突出自营模式与快速履约能力,已在法国提供当日/次日达服务,还计划在西欧主流城市推广“211”配送(2小时内送达,1天内完成订单处理)。

  与此同时,京东对欧洲业务进行整合优化。此前在欧洲运营的Ochama平台将于2025年8月23日停止服务,用户数据迁移至Joybuy,其自动化仓库网络(覆盖荷兰、德国、法国等24国)及自提点体系将整合至Joybuy,形成更高效的供应链支撑。此外,京东聚焦核心区域,仅保留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荷兰、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市场,逐步关闭其他19国业务。

  能否在海外“再造一个京东”

  今年618大促期间,刘强东明确表达了对国际市场的重视,“我希望有一天能尽早把国内业务都交给Sandy(京东现CEO许冉),然后我会全职去做国际业务。” 刘强东进一步强调,京东的国际业务战略是本地电商,本地建团队,“我们已经超过2000名员工,然后本地采购、本地发货,只卖有品牌的货。”

  刘强东透露,京东在欧洲已筹备三年,当前欧洲的基础设施基本搭建完毕,但还需再花半年完善,到今年年底才初步具备营业条件。从启动到真正开展业务,前后耗时四年,刘强东评述京东的商业模式 “很慢、很苦、很累,你得干好几年的基础,才能做生意”。

  京东在海外市场的探索历程颇为曲折,东南亚地区曾是其出海的重点区域。

  2015 年11月,京东与印尼投资公司Provident Capital合资创立电商平台JD.ID,三年后,又联合泰国最大零售商Central Group打造了JD Central,二者均以自营模式为主。为推动电商业务发展,京东在印尼和泰国早早自建了仓储物流体系。然而,即便手握物流优势,京东却未能实现业务的显著增长。2023年3月,京东无奈关闭JD.ID与JD Central,退出当地电商业务,仅保留物流业务。

  “出海湃” 创始人周范才向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指出,京东出海多年,由于战略摇摆不定,集团在海外业务上投入不足,致使海外业务一度陷入停滞,业务模式也从最初的B to C转变为B to B 。

  周范才认为,收购欧洲当地零售企业,复用其品牌资源和销售网络,不失为一种合理策略。在海外市场,京东需要将国内积累的经验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,探寻适配的发展路径。以欧洲市场为例,京东可借助CECONOMY强大的本地供应商体系和门店网络,构建本地化物流网络,提升履约效率。

  “京东的国际化战略已从早期的跨境出口模式向本地化运营模式转变,通过‘收购 + 赋能’的方式,有望在全球市场建立起以本地供应链、品牌信誉和高效履约为特色的差异化优势。” 周范才说道。

  资深零售专家兼资深投资人张伟荣接受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欧洲市场竞争异常激烈,不仅有亚马逊等电商巨头长期盘踞,各国的本土电商也在不断发展,市场份额的争夺极为激烈。而且,欧洲各国在文化、消费习惯、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,这对京东的本地化运营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。

  在张伟荣看来,此次与Argos谈判的终止,也为京东在欧洲的收购之路增添了不确定性。未来,京东能否成功完成对Ceconomy的收购,并有效整合资源,实现协同发展,仍有待市场的检验。在拓展欧洲市场的过程中,京东如何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,提升本地化运营水平,克服重重挑战,真正在海外 “再造一个京东”,无疑是行业关注的焦点。

发表评论